用户组和GNOME.Asia的关系
- From: tong hui <tonghuix gmail com>
- To: 北京gnome用户组 <gnome-cn-list gnome org>
- Subject: 用户组和GNOME.Asia的关系
- Date: Wed, 3 Dec 2014 02:40:18 +0800
这是之前W.H 发过那个探讨用户组“名存实亡”邮件的延伸和细化,因为原文谈到了多个问题。这里只针对其中一个重要的话题,也就是目前大家都很困惑的GNOME用户组和GNOME.Asia的关系。注意,我这说的和所谓的“开源社”没有关系,无论GNOME.Asia是否加入所谓的“开源社”。此问题都有讨论清楚的必要,毕竟都希望自己所在的社区能更好。
我是2010年加入GNOME用户组的,当年几乎没听说过GNOME.Asia(即便这个会当时已经举行过三届)。我是2011年在BLUG聚会上,2010年COSCUP的总召Pingooo讲到2010年COSCUP和GNOME.Asia合办的时候我才知道的。后来2011年GNOME.Asia曾在组里召集,Emily也在活动的时候有过介绍,但参加者比较少。那时候感觉GNOME.Asia就是亚洲区的一个会议仅此而已,与 BJGUG 的平时活动并不冲突,当时咱们的活动还是很多的,虽未必能保证每月一次,但小规模线下聚会聊天还是很频繁的。而且在前主席李震宁的领导下,拓宽了很多用户组渠道,特别是与重庆LUG(也就是闻其详)以及台湾的社区(包括Sakana Max和Rex)增进了联系,意义重大。
2012年和2013年的GNOME.Asia是我参加比较多的,用户组也有很多人深度参加,这两次GNOME.Asia用户组都有7个人参加。而且在Bin Li的召集下,平时的活动也逐渐有了起色,与各个发行版社区有了更多的联系,比如Fedora中文社区并扶植openSUSE社区,再加上之前的ubuntu中文社区,也就有了后来的UFO聚会,也就是今年BLUG Hackfest的前身。可以查看去年的活动记录,虽然独立的活动没几个,但几乎每个发行版的每一次Rel Party都有GNOME用户组的身影,这其中甚至还包括Ubuntu Kylin和Deepin的发布活动。openSUSE虽然目前没有本地社区,但2013年无疑帮助了openSUSE建立本地活动,这也为今年openSUSE.Asia打下了基础。我认为2013年对GNOME用户组来说是巅峰的一年,从某种意义上说,如果按照当时的发展轨迹,是非常非常成功的。GNOME.Asia在2012年和2013年的发展并不太顺利,参与人数在百人左右徘徊,不过这两次会却很有启发意义,2012年让我认识了闻其详和台湾ezgo的Eric Sun老师等一批人,而后来闻其详也在大陆成功发起ezgo的简体版工作。而且,第二年香港开源年会成立,我们现在知道的HKOSC一跃成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开源会议。可以说GNOME.Asia正是启发和带动了香港本地的开源社区发展,而他们平时的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,可以从其Facebook上看到平时的一些活动照片。2013年又认识了更多人,还包括了GNOME基金会的多位董事。我认为这两年用户组的积累为后面2014年GNOME.Asia的成功积聚了力量。
以上这么多的回顾历史轨迹,无非是想说明,这几年来,GNOME用户组的活动和GNOME.Asia是独立的,虽然人员有重叠,但丝毫互相没有任何影响。
到了2014年咱们为了准备GNOME.Asia暂停了平时的活动,这无可厚非。然而会议结束至今的半年时间,我们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线下活动(我印象中只有GUADEC和COSCUP见面会比较像样),基本都是和BLUG的活动一起举办。与香港举办完GNOME.Asia之后本地社区更加红火不同,咱们好像举办完GNOME.Asia却陷入空虚,以至于让W.H发出了用户组“名存实亡”的慨叹!
所以不禁要问:我们利用了前几年积累的全部力量,所有的关系,所有可以找到的资源去筹办今年的GNOME.Asia,但是会议结束,这些团结起来的关系和资源,为何没有为用户组的发展继续做出贡献?这些关系和资源都去哪了呢?是什么让GNOME用户组走入消沉和空虚?这显然不是GNOME.Asia的错,那么我们如何厘清GNOME用户组和GNOME.Asia的关系呢?
--
/***
* @brief 启智开源 编码自由
* @brief Open Source, Coding for free!
* @param author 佟辉 Tony Hui
*/
[
Date Prev][
Date Next] [
Thread Prev][
Thread Next]
[
Thread Index]
[
Date Index]
[
Author Index]